雄安出台新文件,交通工作接下来怎么做都说透了
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日前印发《关于推进交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完善了新区交通政策顶层设计,明确“90/80”目标(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实施路径和具体任务,为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新区绿色交通体系提供遵循,重点指导未来五年交通工作。
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内测试的无人车。汪军 摄
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紧密结合新区起步阶段实际,加强交通政策顶层设计,大力发展慢行和公共交通,合理管控小汽车出行需求,推动各类交通方式一体化组织和资源共享,开展新型物流配送模式和智能交通技术示范应用,做好建设期交通组织保障,发挥新建区域先行示范作用,推动老城区交通整治提升,倡导全民绿色出行,构建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为导向,公交、非机动车和步行为主体的交通新模式,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区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
意见提出了推进交通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整体设计、多措并举。建立新区“一盘棋”工作格局,在规划设计、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装备技术等方面共同发力,尽快引导绿色交通出行;二是分区实施、逐步生长。根据建设区域、新建区域和老城区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在新建区域率先打造未来交通发展雏形,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并逐步生长;三是政府引导、激活市场。发挥政府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鼓励创新发展、促进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四是重点突破、务实推进。重点围绕近期交通发展矛盾并兼顾长远发展需要,加快落实工作推进主体,出台关键政策和推进示范项目,不断推动交通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意见提出了未来5年雄安新区交通发展目标,到2020年,雄安新区要出台一批政策和管理规定,进一步推动市民服务中心示范先行,启动老城区交通规范整治行动;到2022年,率先在容东、昝岗片区等首批新建区域实施高品质公交、慢行系统和有效的小汽车需求管理组合政策,老城区交通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广大居民对绿色出行的认同感显著增强;到2025年,优质多元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安心舒适的慢行环境基本建立,新型物流系统和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先进智能交通技术运用广泛,广大居民绿色出行幸福感显著提升,新区步入绿色交通引导城市生长的良性循环。
意见还细化了实现目标的路径:
建立优质多元、一体化服务的公共交通系统。要以乘客出行便捷为导向,打破不同交通方式、不同运营主体之间的壁垒,建立多元化服务、一体化组织、市场化运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公共交通系统,不断推动公交服务创新提升。具体来说,要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公交服务,建立“政府+平台+市场”的公交管理模式,建立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探索可持续经营的财务模式
打造安心舒适、活力多彩的慢行环境。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目标,拓展慢行交通时空可达性和全天候适用性,创建优质慢行环境。为此,要打造高品质慢行样板工程。率先在容东、昝岗片区等新建区域打造慢行系统样板工程,依托区域绿道、市政道路及公园绿地,构建连续成网的非机动车网络,满足“休闲+通勤”复合需求;健全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机制;规范管理各类非机动车。建立非机动车登记、行驶、停放、淘汰全过程管理制度,发展合规非机动车载具;探索慢行系统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统一归口的慢行系统管理协调平台,统筹完整街道空间管理及各类设施的日常维护、改造提升。
探索以静制动、用者自付的小汽车需求管理政策。以小汽车停放和碳排放管理为重点,建立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覆盖车辆购置、使用、停放、报废全过程的需求管理政策体系,引导小汽车理性拥有和使用。为此,将探索停车管理模式。控制商业办公、大型公建等出行车位规模,探索停车配建指标上限控制;实行低碳交通管理。研究制定低乘载小汽车和燃油小汽车收费和限行政策,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合乘出行和使用清洁能源车辆;严管道路违法停车。完善道路管理相关制度,加大对道路违法停车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公务用车管理。推动公务用车社会化、市场化改革,采用租赁为主服务模式,控制总量并鼓励合乘共享。
要构建高效衔接、功能复合的城市交通枢纽体系。构建城市型、组团型、社区型、邻里型四级枢纽体系;完善交通枢纽管理机制。选择高铁站等车站进行试点,探索城市内外各类交通方式一体调度、安检互认、联合执法、一票通行;鼓励枢纽综合开发。
市民服务中心园区内的新能源游览车。汪军 摄
要探索智能高效、集约共享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要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鼓励发展物流共同配送,规范物流行业管理。
要示范全局响应、全程服务的智能交通系统。统筹泛在先进的智能交通设施建设。制定智慧道路设施建设标准,率先实现工程车、公交车、公务车的联网联控,支持响应式公交示范应用;强化数据赋能的交通治理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应用,探索建设迭代式“交通大脑”,推动实施“感知—推演—治理—服务”闭环管理;提高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生活休闲深度融合,促进交通服务新业态发展。
要强化建设期交通组织管理。保障物资高效运输。重点针对大型货车实施客货分离组织,减少对居民日常出行干扰;加快推进容东建设区临时城市交换中心建设,为社会车辆停车换乘提供条件;开行定线接驳车及弹性接驳车,集约化服务建设人员出行;强化建设区交通安全和环境管理。鼓励采用新型清洁能源车辆,实施渣土车辆密闭运输,落实工程车辆智能化管理。
要打造绿色智慧交通先行示范区。推进市民服务中心绿色交通服务升级,提供全员友好的高品质出行体验,率先实现“90/80”目标,打造可复制推广的交通模式样板。具体包括提升城市交换中心体验。示范新型公交服务模式,完善高品质慢行环境,示范智能车辆网联应用,完善交通管理措施。
乘摆渡车出园区的市民游客。胡宇浓 摄
要推动老城区交通整治提升。意见提出重点围绕交通安全与秩序提升,开展老城区交通综合治理,培育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和习惯。包括提升道路交通设施条件,推动公交服务整合,规范整治交通秩序,强化交通管理能力。具体来说,将分区分阶段取缔违规电动三轮车营运,建立“铁骑”交警队伍等。
要倡导全民绿色出行。为此,要建立绿色出行公约制度,倡导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头签订绿色出行公约;探索碳积分激励制度;建立常态化公众参与机制。
意见最后还提出,要加强组织实施,强化组织保障、政策研究、资金支持和实施监督,保障各项交通工作按计划完成。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人民雄安网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人民雄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