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丨当代城市更新的实践样本
摘要:
如果回顾柏林重新统一以来20多年间的城市发展过程,会发现工作重点首先就集中在对于城市中心区的更新领域。正是这些领域取得的进展帮助柏林克服了转型中的一系列问题。城市需要重新从经济、社会和建筑空间等不同的方面重新调整城市结构,而且随着2000年柏林恢复了德国首都的职能,大量联邦政府机构重新进驻柏林,对于城市作为国家行政中心的要求大大提高。此外,重新整合的柏林也开始考虑从区域整体来定位自身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角色,重新调整在区位和功能方面的一系列关系。

“内城规划方案”地区(图片来源:Albers and Wékel,2007)
 
城市更新任务的基本内涵
 
德国将城市更新的任务概括为:“经过有意识的策略来帮助引导改善在经济、建筑、功能和社会方面的城市结构(Albers 1995)”。由此体现出城市更新所具有的鲜明过程性特征。对于欧洲的大城市来说,由于历史发展过程、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现有城市建设地区内部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也就决定了如果希望通过城市更新工作对现有的城市结构进行干预,就需要考虑将多种不同的方法与措施结合起来,同时还有强调公共部门与当地居民、企业经营者、投资者等相关者进行充分合作,推动相关城市片区和街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当前人们对于城市更新任务的认识是逐渐从另一个所谓“城市整修”(Stadtsanierung)的概念中发展而来的。城市整修概念受到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影响,重视通过引入“光线、空气和太阳”来改善原有城市居住区不良的健康条件,不过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关系较为有限。战后德国对于城市更新任务的认识深化开始于1960年代。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开始逐渐转移到对现有城市内部地区功能结构的调整上来,同时提出要采取积极的调控措施来引导这些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对于城市更新任务的主要认识还是停留在城市整修的范畴,强调解决城市地区内部在建筑、功能、交通、产业和社会结构方面的不合理之处。因此采取强调交通导向的发展措施,并对城市空间实行现代化改造,有的时候甚至会完全拆除老的街区。
 
“尊重现状的城市发展”理念的形成
 
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经验积累,人们逐渐体会到单纯采取城市整修方式很难处理好的城市更新工作中复杂与多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历史保护问题的城市更新工作中,人们除了希望通过各种现代化措施使那些历史旧城能够适应现代城市中心的各种功能之外,又面临必须保护好那些历史上形成的空间肌理带来的挑战。一开始时,规划部门的主流观点认为应当尽可能拆除那些出现于19世纪、密度过高的城市扩张街区(“租赁的营房”),但是逐渐改变看法,认为应当采取更为谨慎的方式。最 终联邦政府在1971年出台了“城市建设促进法”,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专门的政策和法律工具,开始通过运用整个联邦范围的公共资金,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进展。
 

“批判性重建”理念及方案(图片来源:Albers and Wékel,2007。图片分别为,1.1945年情况蓝色为战争摧毁部分;2.1953年情况;3.1989年情况;4.“批判性重建”方案)
 
结合1970年代中期爆发出来的环境与能源危机、增长停滞等问题,人们对城市更新的认识和采取的具体策略出现明显转变,历史文物保护和街区保护在当时开始获得关键性地位;以前传统城市整修工作给弱势群体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也得到重视。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那些与建筑历史和社会价值有关的建筑空间结构、功能利用模式和社会文化氛围问题。在重新反思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把尊重地方性作为城市更新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形成了“尊重现状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共识。1980年代中期涌现出大量的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工作强调在尊重原有结构和使用者的基础上采取谨慎的现代化措施,建设用于租赁的住宅来提升当地的价值,同时兼顾城市内部多样性的发展要求。联邦和各州的相关资助项目也强调需要有助于改善就业和居住市场的整体条件,提升城市的价值并且缓和社会矛盾,特别是解决大城市内部居住街区存在的问题。
 
当代城市更新工作的基本任务
 
1990年代随着德国统一,保护历史中心区的工作被进一步视为政策重点,前东德地区的很多历史城市景观的保护工作得到大大加强。对于东德城市的发展来说,保护历史街区的工作对于那些出现明显的人口衰退甚至中心区空置的中小城市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外人们还采取提供必要基础设施的方法来推动当地公共和私人空间的更新。主要的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居民数量减少,城市建设转而强调巩固现有的住房市场,人们提出了“外部收缩,内部价值提升”的口号。很多建筑企业也放弃了过剩的住房开发项目,同时实施了一些大规模的改造措施,很多不再适合使用的街区遭到拆除。
 
城市街区内部出现新的差异化和不平等,城市更新的工作变得更为重视社会方面的措施,比如改善当地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发展需求导向的社会性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同时注意防止空间分异现象的加剧,外来移民较为集聚的地区被视为重点关注的地区。
 
城市中心区在区域服务方面的作用得到强化,鼓励城市中心区形成较为细分的土地划分格局,增强功能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城市主要的物资和服务的供应中心。
 
城市更新的总体构想
 
在1984年,西柏林举办过一次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建筑展,总负责人约瑟夫·克莱因胡斯(Josef Kleinhues)从建筑和城市设计层面系统探讨了提升西柏林地区的空间品质,将其发展成为主要居住功能区位的构想,由此他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批判性重建”构想。考虑到柏林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战后重建阶段也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和街区被拆除,“批判性重建”构想强调应当体现城市的历史延续性,尊重原有的城市平面,并要逐步恢复城市的公共空间,同时也要避免采取复古主义的方式。
 
在重新统一以后,“批判性重建”的构想被作为整合整个柏林内城地区的基本策略,1999年由柏林的城市规划部门通过了正式的“内城规划方案”(Planwerk Innenstadt)。在相关方案中,可认识性方面的内容在城市空间的塑造方面重新获得了关键性地位,主要的目标与措施包括:

“批判性重建”:位于柏林Thiergartenvietel南部和Friedrichstadt南部的实例(图片来源:Frick,2011)
 
保留城市平面、在可能情况下对城市平面进行恢复性重建;
 
保持建筑高度的规律性,主要是5-7层高的建筑群,符合柏林以前的檐口高度;
 
建筑物应当有一面朝向公共的道路空间,另一侧面向属于私人性质的宁静内院;
 
将首层地区预留作为服务整个城市片区的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企业;
 
限制道路建设,选择局部清除那些过于狭窄且交通拥堵的道路断面形式;
 
将绿地与住宅区域紧密联系起来,此外绿地的扩大应当与现有的城市结构相协调;
 
在内城的混合使用地区(城市片区)应当把居住、工作、文化和休闲等方面结合起来。(Frick, 2011)
 
城市中心区向区域窗口转型
 
柏林城市中心体系结构方案(图片来源:Albers and Wékel, 2007)
 
城市中心区多样性的空间环境对于整个区域的空间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城市更新工作需要注意中心区的城市空间更加适合全球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的相关要求,增强中心区对于那些越发流动的中产阶层的吸引力。在强调城市中心区美学价值的同时,城市更新工作还要从社会方面考虑社会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问题,发挥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整体支撑性价值。

西柏林城市中心区规划范围
 
柏林的长期分裂形成了东部和西部两个中心区。东部中心区依靠作为议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文化与科技机构的所在地,在整合过程中获得了更加重要的地位。相比之下,西部的中心区在历史上只是负担了包括休闲、购物等一部分中心性职能,因此必须进行相应调整。2007年至2009年间,柏林城市规划部门组织了一系列涵盖范围广泛的讨论,提出了一系列振兴项目。在计划中首先强调的就是当地公共空间所具有的步行友好的空间品质,特别是柏林最重要的商业步行街“陶恩齐恩大街”和“库当大街”就在这个地区。此外,还将进行几个重要的项目的开发,作为西部城市中心的象征,该地区将新建一座118米高的“动物园之窗”大楼(Christoph Mäckler设计),另外将对建于1950年代的“比基尼大楼”(已经登入历史建筑保护目录)进行改造,此外当地还在谈论是否兴建大型观光摩天轮。

“博物馆岛”建筑群规划方案
 
“博物馆岛”项目位于柏林市东部中心区,这片地区从19世纪初开始逐步兴建了一系列重要的博物馆(Alte Museum,Neue Museum,Pergamonmuseum,Alte Nationalgalerie,Bode-Museum),1999年整个建筑群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柏林根据1993年的设计竞赛成果编制了一份以历史保护和重塑空间形态为重点的总体规划,同时也确定了二战时遭到破坏的“新博物馆”(Neue Museum)重建方案(David Chipperfield设计)。整个建筑群西侧的入口节点还规划了由同一个建筑师设计的“詹姆斯·西蒙画廊”(James-Simon-Galerie)改建项目。在该画廊的对面,还计划新建一座用于展示来自非欧洲文化的艺术品展馆,形成与“博物馆岛”的对话关系。

Klosterviertel地区鸟瞰效果图
 
基于“内城规划方案”,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决定拆除城市中心地区内部一部分过宽的街道。Klosterviertel地区的Grunerstrasse大街被认为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八车道马路每天的车流量达到65000辆规模,道路的分 割造成柏林南部中心区被割裂开,因此规划部门决定改变这种汽车导向的状态,将其转变为对于步行和骑自行车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间。经过一系列公众参与程序,2005年的总体规划方案于2009年被转化为该地区法定的建筑群规划。改建工作所需的830万欧元资金,主要是通过出售城市拥有的建设用地方式获得私人资金。但是当地各种市政基础设施的改建费用则主要由当地企业负担,他们在未来将能够享受改建后带来的收益。这个项目完成之后,不仅能够根据“批判性重建”的构想来完善城市布局,还能够帮助重新联系目前南北方向破碎的城市空间,改善柏林南部旧城地区的生活和居住质量。
 
传统工人街区的重构过程
 
内城地区很多早年建设起来的传统工人街区正面临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随着郊区化和机动性的增强,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迁出,很多失业和少数族裔人口占据了这些地区,结果导致了明显的社会空间分异问题。为此相关人员特别提出了“谨慎的城市更新”构想,强调首先要提升当地的居住质量,同时通过一系列长期措施来逐步更新当地的社会结构,特别是在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同时鼓励当地的居民和企业能够尽可能留在原有的更新地区以内

“Am Urban”项目平面图(黄色部分为拆除部分;褐色为新建部分;灰色为现有建筑物

“Am Urban”街区周边的空间肌理比较(2008年与2015年)
 
“Am Urban”项目位于柏林中心城南侧的克罗伊茨贝格(Berlin-Kreuzberg),街区建于十九世纪末,占地面积2.6公顷。除了一个登入历史保护目录的医院以外,街区内部分布着高度为3-18层不等的建筑物。城市更新计划确定这些建筑将主要作为居住建筑使用。实施该项目的业主是以自用为目的的住宅合作社,以便为居民提供较为优惠的价格。未来街区内部,90%的居民、即130个居住单元的使用者本身就来自当地的城市 片区,他们的职业组成包括建筑师、记者、医生、律师、电影制作人、教师以及自由职业者等。2008年合作社在城市政府的支持下从原有土地所有者手中以1350万欧元的价格购入土地,建筑整修和新建的费用预计达到2200万欧元。计划提供145个住宅单元,同时还开发包括社会文化、办公、实习等设施。街区西侧还划了中心绿地广场和地下停车场,街区南侧还将通过增加围墙和 绿篱来加强围合感。随着这个项目的推进,还带动了实施恢复相邻地区的重要历史轴线和建筑物的计划,目前项目已经初步启动。
 
对衰败社会住宅的改建计划
 
二战以后受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东西德政府均为城市居民兴建了依靠工厂预制技术建设的大型居住区,内部还配套建设了大型绿地,用于替代那些具有低劣居住条件的“租赁的营房”。由于地价的原因,这些居住区主要位于城市的边缘,周边缺乏完善的城市功能支撑,随着工厂等就业设施的搬迁,这些居住区变成了“睡城”,原有居民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当地的失业率较高,多数为年轻人,成为一系列社会问题集中的地区。但是与传统的工人街区情况不同,大型居住区过大的空间尺度过大、而且缺乏变化的弹性,小规模的改善措施效果不明显。结果规划人员往往采取大规模的拆建和改建方式对当地的建筑空间环境进行重构,同时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并加强与周边城市空间的联系。

Marzahn Nord 地区实景

“Ahrensfelder Terrassen”项目建设过程
 
Marzahn Nord的大型居住区位于原东柏林,于1977年开始建设直至德国再次统一。当时计划在Marzahn新建60000套住宅,附近的Hellersdorf还有另外40000套。统一以后,曾经具有社会混合特征的大型居住区很快就处于衰败的局面。在1995年至2001年间,总计有55000人迁出,占当地人口的四分之一。该地区也随之成为联邦政府“东部地区城市改建”项目中的一个重点地区。
 
“Ahrensfelder Terrassen”项目是改造计划中的示范项目,获得了2600万欧元的投资,其中2020万欧元用于改建工作。计划考虑对建筑物或者局部进行拆除,原有11层的高层住宅将被改建成三至六等的板式建筑。原先的1670套住宅单元,将变为409套用于出租和38套自有产权的住宅。改造工作最大的亮点是形成了宽敞的露台。通过该项目,规划部门希望能够逐步控制人口外流的趋势,同时鼓励社会混合。但是因为原有大型居住区的基本空间结构问题,单纯的改建工作还没有改变原有的尺度过大和汽车导向的街道空间形象。而且拆建计划的资金分配主要集中在清除住宅建筑本身,对于塑造具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投入不够。
 
结论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到,由于城市更新工作与经济、社会等背景因素的转变有着很强的关联,因此需要谨慎地考虑更新地区在建筑空间、文化、社会和经济方面存在哪些需要关注的结构性问题,同时让每个地区内部的居民、企业经营者和土地所有者从自身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出发,坚持参与城市更新过程。
 
但是根据相关的经验也可以看到,考虑解决地区内部存在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这时候建筑空间方面的措施往往有可能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根据城市更新工作的专业人员根据具体的需求,重视市民参与的过程,同时选择改建、拆建和新建等多种手段,调整和补充社会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重视提升包括绿地和空地在内的公共空间品质,构建能够适应后工业社会、具有可持续和包容性能力的城市。